但是,日本真正能指望從補貼中獲得多少回報呢?
首先來看筑波研發中心,研發中心的190億日元補貼將來自新能源和工業技術開發組織(NEDO),該組織由該部監管。這筆錢實際上將流向臺積電日本3DIC研發中心,該中心是臺積電在橫濱的子公司,負責監督該中心。
再來看看投資更為巨大的熊本工廠,日本政府最近決定向臺積電在熊本縣新建的工廠提供5000億日元(約合人民幣248億元)的補貼,約占總投資額的40%,該廠今年4月份已動工,計劃2024年投產,將用于生產12/16nm和22/28nm制程的芯片,月產能5.5萬片12英寸晶圓?!叭毡炯{稅人正在為臺積電提供更多資金,”日經亞洲報道指出。
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,即便臺積電利用日本的補貼研發出相關成果,知識產權也將由臺積電獨占,并且可能直接帶回臺灣。
日經亞洲報道指出,除日本外,世界上如此慷慨對待海外企業、迅速決定提供補貼的國家并不存在。日本政府是否“只顧著招商”?該政府提出的半導體產業政策仍有諸多地方需要重新審視。
METI尚未解釋為什么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芯片公司、全球最大的純代工廠需要日本納稅人的錢來開發其產品。